隱野民居-植槐堂王氏祖茨(台中清水)
「王氏祖茨」-植槐堂,位於台中清水頂湳里 […]
「德星堂」位於彰化埔鹽大有村(俗竹頭角),建造人為陳奇灶,以經營油車行(榨油工間)起家,而「陳順昌號」為其商號名,因經商致富購置地產成為大地主,並曾捐地做為埔鹽庄役場使用,陳氏父子亦先後擔任地方保正(村長)。
日治時期二戰末期,鹿港郊區下番婆(今福興鄉番婆村)一帶曾興建(東)機場,供軍機起降,在機場外圍建有防空砲台,以確保機場安全。彰化福興鄉目前遺有兩座「防空碉堡」,一座矗立於番婆庄外田野中,見證著日本軍國主義之重要遺址;另一座則位於外埔村內。
「台北賓館」是台灣首座日式庭院園邸山水造景;亦是台灣規模最大池泉(築山式)迴遊式庭院。被譽為當今僅存台灣式樣建築中最典雅的巴洛克風格住宅,而其特殊的「布雜藝術」造型裝飾表現,更是台灣碩果僅存的佳作。
龍井山腳林厝,為清朝水路提督林文察麾下十八部將之一林雲卿所建,完工於清光緒六年(1880年)。殊異的建築工構與裝飾曾是地方文史研究的對象。1935年中部大地震,已震垮門樓與部分牆垣、大 樑損毀,雖經整修但無法恢復原樣。爾後家族又缺乏專責管理維護,灰泥風化造成剪黏剝落,護龍土埆與正堂牆壁陸續傾圮。
中正紀念堂宏偉的外觀係仿北京天壇與埃及金字塔的混合體,以中國帝王宮殿與陵墓的規模建造,於1980年3月31日完工啟用。80年代曾獲選國際 旅遊人士台北十大建築之首。紀念堂園區建築採「三山」佈局,以國家劇院為 「 廡殿」,音樂廳為「歇山」,與紀念堂之八角頂,構成三山鼎立的勢面。
總統府,係日本帝國殖民台灣的歷史遺產(1919年完工)。正面寬140公尺,側身長85公尺,中央塔 樓高60公尺。1966年(民國55年-蔣中正時期)有民眾向總統府反應,為何總統府降半旗,當時驚動府方查看,才發現衛塔上旗桿比後方避雷針低1.5公尺,從正前方看,會讓人有「降半旗」的錯覺。於是當年就把旗座加高1.5公尺和避雷針一樣的高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