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姓名: laurel

到此一遊

中正紀念堂宏偉的外觀係仿北京天壇與埃及金字塔的混合體,以中國帝王宮殿與陵墓的規模建造,於1980年3月31日完工啟用。80年代曾獲選國際 旅遊人士台北十大建築之首。紀念堂園區建築採「三山」佈局,以國家劇院為 「 廡殿」,音樂廳為「歇山」,與紀念堂之八角頂,構成三山鼎立的勢面。 

台北快閃

總統府,係日本帝國殖民台灣的歷史遺產(1919年完工)。正面寬140公尺,側身長85公尺,中央塔 樓高60公尺。1966年(民國55年-蔣中正時期)有民眾向總統府反應,為何總統府降半旗,當時驚動府方查看,才發現衛塔上旗桿比後方避雷針低1.5公尺,從正前方看,會讓人有「降半旗」的錯覺。於是當年就把旗座加高1.5公尺和避雷針一樣的高度。

陳德聚堂

陳聚德堂原為明朝鄭成功入台的部將陳澤所建宅第(另有一種說法是被鄭成功譽為「當世臥龍」的陳永華所建),兼具官衙辦公與家宅的用途,後世子孫屢有維修整建。日據時期1934年3月曾遭美軍轟炸與掃射,受創十分嚴重。目前陳氏家廟的格局與形式,係1961年陳氏宗族在原地依據舊樣重新修建,內政部於1985年11月27日公告指定為三級古蹟,整修仍沿用舊建材並維繫原貌。 

莊家古厝

莊家古厝座落大樹鄉21號省道旁,姑山村姑的婆寮頂。由於隱藏於山林之中,沒有都市開發的壓迫,保存十分完整。莊家古厝沒有「燕尾翹脊」、「雕樑畫棟」的花俏,也沒有「舉人旗座」、「欽賜匾額」的光環,但厝身古樸、壁飾溫雅、結構簡單,是台灣難得一見尚保存完整的傳統民居。

蕉城早市

老街合憶
老店,在非識與非熟之間,回味舊日香醇的溫暖感動。
老担,在非買與非賣之間,品嚐從前甘美的記憶味道。
老人,在非黑與非白之間,靜聆兒時親切的對話音影。
老厝,在非破與非立之間,喚醒往昔美麗的沉睡傳說。

佛光掠影

板聲響起時,你在那裏?
沉沉的睡夢中?或紛繁的事務裏?
提在手上的板,刻著「生死事大」四字。
每天,早晚課、吃飯、睡覺前 ,
它都要叩著自己,
提醒你:置心一處,無事不辦。
生死事大!
板聲響起時,你在那裏?

默園詩蹤

幢幢蕭瑟樹影,勾搭著茫昧的風,在窗外泛浮晃盪,拼命虛掩向光解釋,晦暗寄意。
時間輕易摺疊故事,霉斑的叮咐,佈滿鏽蝕的記憶,靜靜數落迴廊塵跡,僅存世俗渲染餘寒。
游視夕陽淡梳雲彩,匆匆把詩的蹤影,迷定在濛漾的窗格內,黯然隱退。

陳世興宅

從「貢元」扁額與「鐵剪刀」的壁鎖與屋內祖先官服圖示,被推論為臺灣本島少數僅存歷史最久之古厝(1719年),但同澎湖白沙鄉瓦硐村的張百萬三百年古宅一般,混沌不明。

柳營 劉氏公厝

建築,是記憶的載體;是歷史的展形。
地方古厝與歷史建築,是台灣地方家族變遷與地方發展的歷史產物,紀錄著台灣經歷不同政權統治的見證。

頤樓清寂

憑窗寂坐。在寒鋒中,陽光不再渾濁;無語的落葉,以閒散的姿態,隨風行草;滿地熟綠,竭力張羅冬日滄桑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