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好農壯遊」同學會-來自2025年的首場邀約
「好農壯遊」源於2009年喜願小麥帶領苑裡農友們,跨區拜訪大雅的張文炎、台南學甲的李煌南,交流台灣小麥各種田間管理模式,開啟農友包車環島壯遊交流的年度盛會;甚至發展2015年日本、韓國、中國的小麥見學觀摩!!
「好農壯遊」源於2009年喜願小麥帶領苑裡農友們,跨區拜訪大雅的張文炎、台南學甲的李煌南,交流台灣小麥各種田間管理模式,開啟農友包車環島壯遊交流的年度盛會;甚至發展2015年日本、韓國、中國的小麥見學觀摩!!
近兩年是推動台灣小麥契作最具挫敗感的兩年,一來是2022年俄烏戰爭後,農政以積極加碼的補助鼓勵各地種植硬質玉米,而在二期作耕地面積限制中,就直接壓抑其他雜糧作物的種植面積,而形成雜糧「網內互打」困境;再加上變本加厲的小鳥(麻雀、斑文鳥…)侵害,農民們已經到了談鳥農民退避三舍的窘況;喜願小麥近兩年的契作面積已低於100公頃。
「德星堂」位於彰化埔鹽大有村(俗竹頭角),建造人為陳奇灶,以經營油車行(榨油工間)起家,而「陳順昌號」為其商號名,因經商致富購置地產成為大地主,並曾捐地做為埔鹽庄役場使用,陳氏父子亦先後擔任地方保正(村長)。
日治時期二戰末期,鹿港郊區下番婆(今福興鄉番婆村)一帶曾興建(東)機場,供軍機起降,在機場外圍建有防空砲台,以確保機場安全。彰化福興鄉目前遺有兩座「防空碉堡」,一座矗立於番婆庄外田野中,見證著日本軍國主義之重要遺址;另一座則位於外埔村內。
「台北賓館」是台灣首座日式庭院園邸山水造景;亦是台灣規模最大池泉(築山式)迴遊式庭院。被譽為當今僅存台灣式樣建築中最典雅的巴洛克風格住宅,而其特殊的「布雜藝術」造型裝飾表現,更是台灣碩果僅存的佳作。
從我們麵包坊成立什麼「網站」之後,「眼鏡仔」就變了另外一個人,從早到晚就看他坐在辦公桌前,盯著「電視機」看,雙手在一塊白色的板子上敲敲打打的,搞不懂他在做什麼。而且聽說他還把我們麵包坊的許多「秘密」告訴很多人。還好,我都不說話,看他對我也變不出什麼把戲!想從我身上找到「笑話」,他就是「莫法度」,哈哈哈!
這幾天不知為了啥事,大家似乎心情都很差,常常看到一堆人吵成一團,盡說一些我聽不懂的話;最糟糕的是師父也被傳染了,撥弄念珠的速度比以前快好多,背袋一會兒左,一會兒右,口中老是唸唸有詞…9… 2….8,我真的懷疑師父是不是「樂透」了?
2007年6月25日(農曆五月十一日)是「總仔」稻穀收成的日子。天氣晴朗炎熱,紫外線指數超過標準,室外溫度34℃,氣象報導中提醒人們應避免外出,且不適合戶外活動。但是這種酷熱高溫的氣候,卻是農友們常態的作業環境,尤其是在稻穀收割時期,這種「日頭赤炎炎」的天氣,還是農友們望天期待的。
二林鎮中西里的「舊社聚落」為17世紀(1650年)荷治時期「二林社」(Tarkais)舊址範圍之一,在漢人入墾前,沿二林溪為貿易的所在,庄內老一輩還會提起以前小時候在沙崙(土坵)挖到許多骨骸與古早錢的故事。
「香田」舊地名「番仔田」,原為平埔族「二林社」巴布薩族原住民耕作之田區而得名。日治時期為蔗糖產區,沿儒林路接竹林路往竹塘方向道路兩側,仍留有台糖運蔗火車鐵軌與香田車站(社區意象)。戰後,「番仔田」因「番」字被認為不雅,改名為「香田」,不過老一輩的農友仍習慣稱此地為「番仔田」。